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科普 >

聪明人的笨功夫

发布时间:2020-11-26 11: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聪明人的笨功夫

吴文俊,(1919-2017)出生于上海。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开栏的话: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者长期拼搏在科研一线,洞悉科技发展趋势,矢志不渝坚持创新,谱写了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壮丽篇章。我们开设专栏,通过截取这些科学大师们的人生片段,展现他们赤胆忠心、自强不息、求真务实、执着追求的崇高精神,让更多人走进科学家的精神世界,理解创新真谛,掌握创新方法,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和大众创新的活力,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我这个人很笨,数学就是笨人的学问,简单直观,尊重事实,不信灵感,讲究踏实、客观、事实。”吴文俊曾对记者自曝缺点。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属于聪明人之列,因而只能“笨鸟先飞”,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去下苦功夫,正是这种“铁棒磨成针”的坚持和努力,练就了吴文俊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强大攻坚能力,也是他取得让人望尘莫及学术成就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吴文俊到中学任教,那时候上海数学界盛行几何定理证明,众所周知,初等几何以其定理的简单直观而易懂,又以其证明的难以琢磨而具有无比的魅力,美妙的几何定理层出不穷。那一时期,吴文俊大量证明几何定理,他用解析几何的方法,简化冗长繁琐的定理证明。数十年后当他完成初等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时,仍能如数家珍般讲述许多定理的来龙去脉、内容和意义。可见对于几何定理证明,他下了很多“笨功夫”。

拓扑学主要研究几何形体的连续性,是许多数学分支的重要基础,被认为是现代数学的两个支柱之一。示性类是拓扑学专业的一个术语,是刻画流形与纤维丛的基本不变量。20世纪40年代,示性类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吴文俊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弄清楚了其计算方法,并掌握了建立这种公式的途径。他的这项成果成为经典,在现代示性类研究中被看成公理,是整个理论的基石。

对于吴文俊而言,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年背后的艰辛和付出。1947年,陈省身先生到清华大学任教,吴文俊与当时中央研究院的另一名学生曹锡华同行,并住一间宿舍。曹锡华日后回忆,吴文俊每天攻关至深夜,感觉证明成功后才睡觉,早晨一觉醒来,对曹锡华说“证出来了”;到了晚饭时发现证明有错,于是又继续埋头于书桌;早晨起来又对曹锡华说“证好了”;结果到了下午发现证明还是有漏洞。如此反复了不知多少遍,终获成功。这时他进研究院数学所还不到一年。

吴文俊年轻时完成的这项工作,意义非同一般。论文发表在数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普林斯顿大学编辑的《数学年刊》上,后来被众多的著名数学家所使用,被学术界视为经典。

这一年的经历打下了吴文俊在数学研究,特别是代数拓扑学研究的基础。正是因为这至关重要的一年,他到法国后才能与国际接轨,走到数学研究的最前沿。

吴文俊就这样靠“笨功夫”取得了骄人成就。但事实上,幼年时的吴文俊就表现出天资聪颖。吴文俊4岁就被送到附近的小学上学,由于弟弟夭折,家人对他的看护十分仔细,很少让他独自在外停留。因此,多数时间待在家里,父亲的藏书对他很有吸引力,因而养成了他爱买书、爱读书的习惯。童年吴文俊已酷爱读书,整天泡在书架前,手不释卷。

高中毕业时,他成了班里少有的高才生。学校为了鼓励他和另外两名学生特设立了三个奖学金,资助他们上大学,但要求他们必须报考指定的学校和专业,吴文俊按要求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

学校这个决定让吴文俊与数学结缘,日后他笑称这是“阴差阳错”。

在上海正始中学读高中时,吴文俊最爱好的其实是物理,当时,为了给学生们奠定良好的数理化基础,中学常常聘请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师兼任高中数理化教师。教物理课的交大老师赵贻经为了让学生们多学到一些知识,经常会布置一些比较难的物理题目,并且提出,要解这些物理题目,光有高中的数学基础是不够的。

爱好物理的吴文俊回家后,常常一边自学数学,一边思考物理题。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在一次物理考试时得了满分。赵老师在点评时说:“这次物理考试有两道题非常难,吴文俊之所以能得满分,说明他的数学基础已经非常扎实,这个学生在数学上的潜能是无穷的。”

事实证明,赵老师没有看错。天资聪颖的吴文俊用超出常人的勤奋,取得了在数学界举足轻重的成果。

上一篇:理科小生看诗词金属的绽放
下一篇:科学之约 一带一路青少年碰撞智慧火花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