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科普 >

中国科普研究中心成立为科幻人才提供沃土

发布时间:2020-11-01 10: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中国科普研究中心成立为科幻人才提供沃土

金秋的北京宛如一幅油画,西五环外的首钢园在树木与湖水的环抱下,一座座褐色炼铁高炉和烟囱给人一种凝重的时代感国科普研究中心落户在‘百年首钢’,聚集更多的科幻人才加强科幻研究,不仅为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同时,老工业基地的积淀也对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0月31日,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在北京市石景山首钢园区成立。仪式后,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对中国科普网记者做了上述表示。

成立仪式上,来自科幻界、文学界、艺术界、教育界、产业界的60余名作家、学者、艺术家、教育家、企业家分别从创作、研究、产业转化等方面做主旨发言;与会嘉宾在自由交流环节结合各自所从事的领域及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的定位展开了畅谈,表达了对中心成立的肯定及期许。

讲好中国科幻故事

“在全世界科幻事业发展中,中国需要构建科幻和创意思想,讲好中国科幻故事,需要借鉴世界科幻的文明和其他国家作家、创意者、科学家、艺术家一起推动科幻的发展。”王挺在致辞中阐述了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意义及未来主要工作方向。他指出,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立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科幻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心秉持开放合作原则,广泛团结相关领域专家,以研究探索为牵引,未来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汇聚科幻人才,加强科幻研究;二是聚焦科幻产业,加强智库建设;三是加强科幻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科幻发展。

“科幻文学与影视等媒介的融合发展,更使科幻成为重要的大众文化样态,在人民精神生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发来贺词。中国科幻文学的历史已逾百年,它的萌生、发展和兴盛,始终与中华民族争取民族复兴、建设伟大的现代化国家的梦想紧密相连。放眼世界、心怀人类,面向未来、创造未来,几代科幻文学作家在大地与星空之间的翱翔与书写,为中国文学开辟了绚烂雄奇的风景。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指出,对于科幻创作者来说,需要对科技时代发生的风起云涌的变化有充分的感知力,并将对时代变化的思考反映到科幻作品中;打破小圈子,积极跨界,科学、人文、艺术、教育之间应当打破隔阂,与“圈外”融合,营造共融生态,产生更大动能。

中国科普研究中心成立为科幻人才提供沃土

“科幻+” 焕发时代感召力

“科幻是科技与文化深度融汇的结果,具有跨界融合的特点。”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指出,我国正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幻科普事业,这为科幻创作、科幻影视等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应当以拥抱科幻产业的姿态来投入到科幻工作中,开放胸怀,放宽视野,摒弃惯性思维,多角度多维度高站位地发展科幻事业,不仅仅将视线局限在国内,而是放眼全球,关注国际科幻事业的发展与变革,发掘自我文化价值,焕发时代感召力。

“虽然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中国电影市场稍微有一些延误,但在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科幻电影将会在市场上迎来一批拥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和大爆发。”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影评人张小北说,拍中国科幻电影像“造自己的大飞机一样”,必须要等到中国文化、经济和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而2019年看到了《流浪地球》、《上海堡垒》《疯狂外星人》、《被光抓走的人》,这些科幻电影在多种类型和方式上都做了积极的尝试,作为科幻产业的排头兵,中国科幻电影无疑是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推动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目前我们是处在学科纠缠的时代,艺术、科学、工程和设计,构建了跨学科的时代。”中央美术学院科学艺术系教授、著名策展人费俊阐述,在这个大的语境中,从四个方向进行学科教学和建构:生物科技与艺术、机器人科技与艺术、智能科技与艺术、数据科技与艺术,在这些学科底层代表了今天艺术学对于未来的想象。如果说艺术是一种来自于未来的思想,科幻恰恰是遇见未来的艺术,当艺术与科幻相遇,且共同帮助,即开启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力。

中国科普研究中心成立为科幻人才提供沃土

不压制好奇心 激发想象力

“当前科技教育评价体系,从事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及其他活动,好奇心的驱动自然不会太受重视,想象力无疑会受到压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说:“我是研究古生物化,对进化生物学有所了解,好奇心是人天生的,实际上是许多动物独有的,在生物的演化里有它独特的适应性。好奇心不是培养出来的,只要你不压制它,好奇心就会在那儿,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社会的进步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一个文化充满了创新的活力,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自然就会促进科幻的繁荣。反过来,科幻的繁荣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或激发想象力”。

周忠和表示,科幻和科普虽然属于两个不同领域,但都跟科学有关,科普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精神,科幻本身未见得要折射多少科学知识,但是它一定会激发想象力,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对科学的热爱,当然也包括对科学研究过程和科学实践活动思维方式的真实等,从这个意义来说,科幻对科学普及所起到的作用很多时候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普,比如《侏罗纪公园》科幻大片,对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和古生物学的热爱可能超过了任何一部优秀的古生物学或生物学的科普书籍。

“反过来,优秀的科普作家也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情怀,有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滋润,才能够更加接地气,贴近读者,这样的科普精品本身可以被称作文学或艺术作品。”周忠和认为,科幻文学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认识和理解未来社会。比如人工智能、生命技术这些目前都发展非常快,过去涉及不到很多伦理问题现在都凸显出来,通常情况下,社会应对不及时,这样的问题紧紧依靠科学共同体是不够的。所以,科幻发展和繁荣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思考人类共同体的责任,共同思考未来方向。

中国科普研究中心成立为科幻人才提供沃土

仪式上,《中国科幻发展年鉴2020》成果发布,该年鉴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与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会同相关科幻研究者共同完成,旨在从创作、产业等方面总结2019年中国科幻发展成果。

据悉,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的未来工作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科幻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展开深度调查研究,形成政策建议报告。二是广泛团结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定规范和标准,发布行业报告。三是推动科幻的国际交流。力争在政策咨询、产业拓展及国际交流等方面成为科幻研究高地。

上一篇:汪斌:发明成果的转化家,成果转化的发明家
下一篇:一书在手 2019年科幻作品一网打尽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