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科普 >

13张国际名片展示城市湿地保护的中国智慧

发布时间:2023-04-21 17: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4月20日,“绿色中国大讲堂”在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重庆市梁平区举行,来自全国13个国际湿地城市的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国际湿地城市,美丽中国智慧”。


13张国际名片展示城市湿地保护的中国智慧

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符超 摄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维护着我国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全球现有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我国是拥有“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共13个。

会上,湖南常德、江苏常熟、山东东营、黑龙江哈尔滨、海南海口、宁夏银川、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梁平、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湖北武汉、江苏盐城等13个中国国际湿地城市的代表,依次讲述湿地建设保护故事,向世界展示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的中国智慧。

《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以视频形式致辞。穆松达•蒙巴指出,全世界近90%的湿地已经退化或丧失,使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当前迫切需要提高全球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建立强有力的国际保护机制,采取共同行动,以阻止和扭转湿地的丧失态势,恢复和保护这些重要的生态系统,共享湿地生态资源,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穆松达•蒙巴表示,中国作为《湿地公约》主席国,在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全力推动《武汉宣言》《2025后全球湿地保护发展战略框架》的发布,号召全世界各方采取行动,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退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彰显了中国推进湿地保护的决心和责任,为加快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湿地公约》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我国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国际合作和援外培训,认真履行湿地保护国际责任和义务。基于生态优先和合理利用原则,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湿地公园体系,在小微湿地保护、候鸟护航、休渔禁捕、红树林保护等方面贡献了中国方案。目前,我国已有国际重要湿地82处,面积居世界第四位,建立了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0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

在国际湿地城市分享经验交流环节,生态、林业、湿地等领域的专家,为国际湿地城市书写高质量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后半篇文章”支招把脉,出谋划策。

专家认为,13个国际湿地城市保护湿地的做法和经验效果,值得其他一些城市学习借鉴,并呼吁更多的城市加入其中,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五大技术推动医疗领域进步
下一篇: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成立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