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科普 >

性格与血型有关吗?

发布时间:2021-09-13 14: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性格与血型有关吗?

从左到右分别是A型、B型、AB型、O型血的红细胞。 视觉中国供图


科学史记载:17世纪60年代,英国医生罗尔曾经给一个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他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再次导致惊人死亡。19世纪末,多数欧洲国家已禁止输血,奥地利生理学家兰德斯泰纳正是在这个当口潜心血液研究,试图揭开输血反应之谜。

兰德斯泰纳把某个人的红细胞与另一个人的血清(血浆抗凝后制成)混合,发现有的发生凝集反应,有的则不发生。他认为凡是凝集的样本,红细胞上有一种抗原,血清中有相应抗体,抗原和抗体之间“相互吸引”,便发生凝集反应(与血液凝固是两码事)。例如,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便会发生凝集;如果红细胞缺乏某一种抗原或血清中缺乏与之对应的抗体,就不发生凝集。根据这个原理,他发现了人的ABO血型。

ABO血型是最常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人群中A、B、O型各占约30%,AB型约占10%。A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浆中有天然的抗B抗体;B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浆中有天然的抗A抗体;O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血浆中有天然的抗A抗体和抗B抗体;AB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血浆中没有抗体。为了避免凝集反应,应该同型输血,只有在很紧急的情况下才允许少量异型输血,此时必须保证供血者的红细胞和受血者的血浆之间不起反应。由于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被称为“万能供血者”;AB型血的血浆中没有抗体,被称为“万能受血者”。兰德斯泰纳的发现为人工输血提供了依据,他获得了19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除了ABO血型系统之外,科学家已发现30个不同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近300个,它们的抗原性一般不强,不易发生凝集反应。值得一提还有Rh血型,Rh因子也是红细胞上的一种抗原,它不存在天然抗体,Rh阴性患者接受Rh阳性的血液并不会发生凝集反应。但是在输血后不久,Rh阴性患者的血浆中就会产生抗体,如果再一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就会发生凝集反应。同理,如果Rh阴性的母亲怀有Rh阳性的胎儿,分娩过程中胎儿的血可能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体。当母亲第二次怀有Rh阳性的胎儿,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就会对胎儿的红细胞产生凝集反应,造成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许多人对血型感到好奇,认为血型与性格之间有某种联系,比如认为A型血的人比较急躁、B型血的人比较开朗,O型血的人比较勇敢,AB型血的人有双重性格……这些观点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统计学上的证据,和星座说一样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血型取决于红细胞上的分子结构,从胎儿起就不会改变;性格则是脑的功能,受控于遗传基因,更与后天教育等因素息息相关。如果你认为血型—性格分析有道理,很可能是对某些评语的自我认同,倘若是积极的自我暗示也未尝不可。

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血型为什么会存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推测是与动物进化和环境的选择压力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英文缩写HLA)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抗原系统,在体内分布广泛,是引起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最重要的抗原。由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个体间HLA表型完全相同的几率极低,HLA成为法医学上用于鉴定个体或亲子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造成器官移植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金秋蟹黄肥,美味要适量
下一篇:网红低脂全麦面包,可能会让你越减越胖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