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聚焦 >

为了你我共同的绿色家园 中国一直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1-06-06 14: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郁):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对外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已实地记录各类物种5086种,发现70种北京新记录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12种。

  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还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作为人类活动频繁的超大城市,北京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曹志萍说,近年来北京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栖息地保护、水生态恢复等措施,使得生态涵养区得到有效保护。

  曹志萍说:“在中心城区,我们近年来经常发现东北刺猬、黄釉等动物,也发现了日本松雀鹰、红脚隼等猛禽,反映了近年来中心城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丰富的栖息地。”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北京的平原区有较多的白头鹎、啄木鸟等林鸟,也发现了黑斑侧褶蛙、中国林蛙、赤峰锦蛇等两栖爬行类动物,以及马口鱼和黑鳍鳈等鱼类。近年来,政府持续通过百万亩造林绿化、郊野公园建设及河湖湿地恢复,拓展了绿色生态空间,触目可及的绿色越来越多。

  市民表示:“平常楼下就有小绿地、花园,到哪儿都能看到绿色。”

  不仅仅是北京。为了人与自然更和谐相处,中国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总面积约98.34万平方公里;中国还建立了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等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3%。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一方面需要以最严格的环保标准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一方面也要安置好保护区内原有居民的生产生活。在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这里生活着野生保护动物120余种,以及许多高原特有的动植物种类以及若干古老孑遗物种。不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行的生态管护岗位“一户一岗”制度就创新解决了这个难题,园区牧民变成了建设国家公园的生力军。青海省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村民乐尕就是生态管护员之一,乐尕说:“以前没有想过自己的家乡会变成国家公园,变成国家公园后,自己有了一个管护员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乡。自身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按照这个态度和趋势走下去,对子孙也是有好处的。”

  大地更绿、物种更丰富,天空也更蓝。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沿海到平原,蓝天白云正成为新常态。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8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环保领域专业摄影师凯尔•奥巴马曾在北京、成都等城市生活过多年,他说,他和身边的朋友都明显感觉到,随着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中国的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

  奥巴马表示:“很明显有改变,这个(无论)是住在北京的人,或者是在河北的人、住在成都的人都能看得到,这个是很实在的变化。因为政府的行动和政策解决了(很多)问题,这个很明显。”

  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约25%陆地国土面积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一系列措施和成绩表明,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中国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建议,除了政府层面的努力,每一位公民都有能力、有义务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张劲硕说:“不是说这个事情非得要政府去做,其实我们从每天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从很多很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着手,都能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你节约纸张、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包括你不吃任何野生动物,不使用任何野生动物的制品。你的一个行动,(都)能够去关爱这个世界。”

上一篇:日媒:受疫情影响 东京奥运会闭幕宴会已决定取消
下一篇:遭脸书继续封号 特朗普:下次入主白宫不和扎克伯格吃饭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